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颁布了几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共经历了几次修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颁布了几部宪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成立之前)
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 被称为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18年刑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法第几次修改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相关问答
问: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总共颁布了几部宪法啊?
答: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总共颁布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宪法,现在咱们用的就是1982年颁布的这部宪法。
问:那现行的1982年宪法,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多少次修改呢?
答:现行的1982年宪法,到2023年为止,已经经历了五次修改,分别是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每次修改都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和时代变化的需要。
问:这些宪法修改都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啊?
答:哎呀,涉及的内容可多了!比如1988年主要是允许私营经济存在,1993年加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2004年增加了保障人权的内容,2018年则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了宪法,每次修改都挺重要的,反映了咱们国家的发展变化。
问:那宪法修改是怎么进行的,随便改的吗?
答:当然不是随便改的!宪法修改可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首先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然后经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才能生效,整个过程非常严谨,确保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